位置:吾去爱 > 社会万象 >

接错孙子还带去打针是怎么回事 隔代照料弊端初显

来源:小编整理2024-04-14 15:18作者:Mao

近日,一则老人接错孩子并带孩子去打针的新闻上了热搜,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位老人并不是孩子的爷爷,只是因为认错了才走的,那么这位孩子为什么会跟着走呢?这就有点令人意外了,最后老师问的时候,小孩也说这是爷爷,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6月8号下午放学时间,一名老人径直走进了教室,几分钟后出来,还转身催促身后的孩子跟着一起走。问题是,这名老人并不是孩子的爷爷,他跟孩子甚至都不认识。老人带着孩子去了趟菜场,中途还带孩子去医院打了感冒针……最后竟然是个乌龙!

接错孙子带去打针

来接宏宇的家长发现孩子被陌生老人带走,急疯了。老师也一脸茫然:孩子被带走时叫了一声爷爷的。老人带着宏宇去了趟菜场,中途还带孩子去医院打了感冒针……

原来,这名老人刚从乡下来,对孙子不熟悉,被接错的孩子和自家孩子长得有一点相似,一个叫小宏宇,一个叫小宏瑞,老人错认了自己的孙子,幼儿园也没有再次审核,所以带错了。

途中宏宇发现了不对,可老人耳背,孩子说什么他都听不清。

隔代照料是种养老契约的信号?

给儿女看孩子,似乎成了老人将来可以被赡养的一种交换条件。这在老年学理论当中,有个名词叫“代际交换”理论。有专家还给这种现象取了个有趣的名字,叫作“养孙防老”。这并不是说,指望着孙子给自己养老,而是以帮忙照顾孙子换取未来儿子赡养自己的权利。

在上周末举行的“第十四届中国老年学学科建设研讨会”上,就有两位专家同时研究到了这个课题。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教授陶涛说,研究显示,家庭内部的父母与子女之间存在一种付出与回报的交换关系,成年子女向老年父母提供社会支持的动因源自早期受到来自父母的支持,其背后是确保代际间长期互惠的社会契约。“理性”的祖父母会选择有可能投资于那些具有最大回报能力的子女,照料孙子女其本质是向其父母发出的养老契约的信号,促使其未来给予自己晚年赡养。作为一种代际间的资源流动,隔代照料会影响老年人的养老意愿,较之于提供低强度隔代照料的老年人,提供了高强度隔代照料的老年人,更倾向于未来与子女同住,子女也可能更倾向于以养老来“回报”父母的付出。这符合均衡互惠的“代际交换模式”,也可能是出于责任内化的传统家庭伦理。

老人操劳半生 只想享几天清福

但是,老年人已经操劳半生,在退休之后原本可以安度晚年,享受清闲的生活,眼下要再次扛起照顾孩子的重任,劳动强度更甚从前。因此,很多老年人不愿再给子女照顾第三代。

看看网友是怎么评论这件事的吧

爷爷不认识孙子,孙子不认识爷爷,老师不认识爷爷,爷爷耳聋。

爷爷糊涂,孩子也糊涂,孩子啊,你心咋就这么大呢

老人糊涂很正常,可一个6岁的孩子居然不认识自己的爷爷,我不知道该吐槽什么了。况且医院打针不核对病人信息的吗?孩子不知道自己叫什么吗?这种事情太不可思议了。

这……幸好不是真的人贩子…… 家长们一定要教会孩子 千万不要随便跟陌生人走! 老师也应该更负责一点????

对于幼儿园老师来说, 大街上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都是孩子的家人, 都可以带走孩子。 对于医生来说,只要有人带来孩子不用核对病历啥的打针就对了……无语的世界……

  • 今日热点
  • 一周排行

名人资料

更多